【胃气胀】常打嗝?中医为你介绍解决胃气的穴位及食疗!

什么是胃气? 胃气胀会有何感觉?

胃气是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,当胃里的气体过多,身体会透过嗳气、打嗝来排气。若果胃气太多,未能排解,便会出现胃脘胀痛。

引起胃气胀的主要原因,大多数是功能性的问题,与中医「肝、脾、胃」3大脏器有关,亦可能涉及器质性病变等,所以需要借临床检查小心鉴别。

临床观察发现常见証型有3种,辨别要点:

「肝胃不和型」

以胃脘部症状为主,餐后胃脘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症状。

「肝郁脾虚型」

除了胃脘胀,更出现胃肠消失及吸收功能减弱,如胃口减少,肠鸣多气,大便习惯失调(如腹痛腹泻)。

「脾胃虚寒型」

既往大多胃酸倒流、胃溃疡、甚至肠化生的情况,身体还有虚寒症状,如面色欠红润、手足冰冻。

胃气胀的原因是什么?为什么会持续发生?

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气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,即是胃部消化功能不协调,主要与以下3点关系密切。

1.进食习惯

进食太快、或常吃产气频繁的食物,都会容易出现胃气胀。常胃气胀的人士,需注意以下食物,避免进食过量:

  • 植物蛋白: 豆品类
  • 高纤疏果:香蕉,西兰花
  • 高淀粉质食物:番薯,芋头
  • 高脂肪食物:油炸食物
  • 碳酸饮品: 汽水,啤酒
  • 乳糖:牛奶,奶制品

2.肠胃功能

不同的胃病会引起较严重的胃气胀是,如胃溃疡、胃酸倒流、肠易激综合症等肠胃问题,都会引致胃气胀。

3.情绪问题

大多情绪欠佳人士都有胃气胀问题,这类情况最易令人忽视,因情绪不能宣洩,烦恼忧郁容易引致肝气郁结,影响胃腑引起经络之气阻滞不畅,形成胃气胀满,甚至身体两侧肋骨及腹部胀痛。

化胃气饮品/食疗介绍

胃气胀很常见。一般只要饮食定时、控制食量、减慢进食速度就可减少胃气胀的情况。而偶然不适也可以靠按指定穴位及吃药纾缓。但若胃部经常不适就要留意,如出现消瘦、黑便、腹部有明显硬块或睡着时痛醒等,病症就有可能涉及其他器官如肝、胆、胰脏,需要马上求诊。

现向大家介绍几款化胃气的饮品。

过年喜庆时候,少不免大鱼大肉,对上述提及的3类人士(肝胃不和型、肝郁脾虚型、脾胃虚寒型),建议可准备1个保暖壶,预早冲服以下饮品,以减轻肠胃负担。

1.对「肝胃不和」人士:

成份:佛手15克,陈皮3克,生姜2片

做法:将材料放入600亳升水(约2碗水),煲滚20分钟,放入保暖壶,供日间饮用。

2.对「肝郁脾虚」人士:

成份:玫瑰花5朵、陈皮3克、生姜2片

做法:先将陈皮和生姜加600亳升水(约2碗水),放入保暖杯,最后加入玫瑰花,可反覆冲泡直至无味。

3.对「脾胃虚寒」人士:

成份:山楂9克、桂皮3克,配少量红糖

做法:将材料放入600亳升水(约2碗水),煲滚20分钟,放入保暖壶,供日间饮用

化胃气穴位介绍

用掌心按压腹部这3个穴位2至3分钟,帮助肠胃消化、化解胃气胀的不适:

1.中脘穴

位置:肚脐正上方4个手指位

2.水分穴

位置:肚脐正上方1个手指位

3.关元穴 

位置:肚脐正下方4个手指位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